我和贵中医的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天地 -> 我和贵中医的故事

杏林春晖六十载,岐黄薪火永相传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9-26


六十年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贵州中医药大学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精神,在黔中大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杏林赞歌。作为这所高等学府的一名普通教师,我有幸见证了学校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更在教书育人、管理服务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脉搏。

一、薪火相传:三尺讲台上的坚守与创新

教学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的课堂上,传统与现代交织,理论与实践辉映。作为基础化学教研室的一员,我深刻体会到学校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的与时俱进。从最初的黑板粉笔到现在的智慧教室,从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到多元的混合式教学,教学手段的革新始终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同频共振。

学校特别注重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传统理论相融合。在化学类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传授基础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关系,培养他们用现代科学语言诠释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能力。这种教学理念的转变,正是学校顺应时代发展、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职业认同,让"大医精诚"的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发芽。这种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理念,彰显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追求。

二、春风化雨:学生成长中的引导与陪伴

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兼职辅导员,深刻体会到学校在学生培养方面的用心与用情。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就业指导,从日常行为规范到心理健康关怀,学校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为学子成长保驾护航。

学校特别注重发挥中医药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经典诵读、技能竞赛,还是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都成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培育医者仁心的重要载体。这种文化浸润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专业熏陶。

面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学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完善心理辅导机制、优化就业服务体系等措施,努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指导服务。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体现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三、惠泽民生:服务社会中的担当与奉献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贵州中医药大学始终牢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学校的一员,我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服务活动,深切感受到中医药在基层医疗保健中的独特价值。

学校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普及。通过组织专家义诊、举办健康讲座、开展科普宣传等形式,让中医药知识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些活动不仅普及了健康知识,更传播了中医药文化,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

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学校主动对接区域需求。围绕贵州丰富的药材资源,开展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针对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研发特色诊疗方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这种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导向,彰显了学校的责任担当。

四、结语:继往开来谱新篇

六十年砥砺奋进,一甲子再启新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中医药大学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未来。作为新时代的贵中医人,我们既为学校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更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随着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学校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坚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贵州中医药大学一定能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我们继续弘扬"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共同谱写贵州中医药大学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卓鱼周、教工组、药学院基础化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