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封期待许久的录取通知书翩然而至时,我小心翼翼地沿着边缘拆开,指尖触碰到的不仅是纸张的质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期许。摊开之后,"厚德、明志、笃学、力行"八个大字如星辰般闪耀,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的声响。而今,站在大二的门槛上回望,我才真正明白,这八个字不仅是镌刻在纸上的校训,更是流淌在贵州中医药大学血脉中的精神密码。
一、初见:红马甲与迷彩服的温暖记忆
八月底的贵阳,阳光依然炽烈。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站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的校门前,仰望着庄严肃穆的校名石刻,两侧的银杏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欢迎的乐章。突然,一抹鲜亮的红色闯入视线——身着志愿者马甲的学姐已经快步走到我面前,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却掩不住她灿烂的笑容:"同学,需要帮忙吗?"不等我回答,她已经自然地接过我手中的行李。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学姐刚结束暑期三下乡活动,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就投入了迎新工作。
如果说学长学姐的热情让我初识贵中医的温度,那么军训则让我体会到这所学校的刚柔并济。记得第一天军训,教官板着脸宣布纪律时,我们都紧张得大气不敢出。八月底的太阳像火炉般炙烤着操场,我们的迷彩服很快就被汗水浸透。正当大家快要支撑不住时,教官突然吹响哨子:"全体都有,原地休息!"后来我们发现,每当温度超过30度,教官总会适时调整训练强度。这种严中有爱的管理方式,不正是"厚德"二字的生动诠释吗?
二、发现:校园里的人文密码
正式上课后,我开始像寻宝一样发掘校园里的人文密码。最让我惊喜的是,校园里的每一株植物都配有精致的说明牌,不仅标注学名科属,还详细记载药用价值和食疗功效。紫苏能"解表散寒",金银花可"清热解毒",就连不起眼的蒲公英也有"利尿消肿"的作用。这些知识碎片逐渐在我脑海中拼凑成一幅完整的中医药图景。
教学楼里那位总是哼着山歌的保洁阿姨,是我认识贵中医的另一个窗口。一个偶然的清晨,我发现她从一间我以为是教室的地方走出来,门缝中瞥见里面竟是一个温馨的居所:整洁的单人床,窗台上的绿植,墙脚整齐摆放的清洁工具。"学校给我们这些外地来的都安排了住处,"阿姨笑着说,"在这里工作,就跟在家一样。"
食堂阿姨们的热情更是贵中医的一道风景线。"小姑娘,今天的山药排骨汤很养胃,来一份吧!""同学,天冷了,阿姨给你多盛点热乎的。"这些质朴的关怀,让远离家乡的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记得冬至那天,食堂特意准备了当归羊肉汤,氤氲的热气中,阿姨们忙碌的身影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
三、成长:在活动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贵州中医药大学的魅力,更在于它提供了无数成长的舞台。"养生周"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大型活动。作为来自中医养生学院的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学生,我们负责"二十四节气养生茶饮"展台。从配方研发到现场冲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当一位老教授品尝了我们调配的立冬暖胃茶后连连称赞时,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作为养生周开幕式八段锦表演的一员,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每一次训练,从未缺席。记得“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动作总难找准发力感,学长学姐便逐人纠正手势与呼吸节奏。他们有序统筹队形变换,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磨合中渐入佳境。演出时,台下传来会心的掌声,伴着悠扬乐曲,我们舒展身姿、默契配合,圆满完成了这场兼具传统文化韵味与养生理念的表演。
四、传承:六十载岐黄薪火
今年,贵州中医药大学将迎来六十华诞。六十年风雨兼程,校园里的教学楼从几栋低矮的平房变成了错落有致、设施先进的建筑群,图书馆里的藏书从寥寥无几到汗牛充栋,实验设备也从简陋陈旧升级为精密智能,但不变的是“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精神传承,它如同璀璨星辰,始终照亮着贵中医人的前行之路。
校庆倒计时启动,学校从最初的中医专科学校艰难起步,到如今发展成为多科性中医药大学的历程,看着那些泛黄的老照片里简陋的实验室,再对比眼前先进的科研平台,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一代代贵中医人怀揣着对中医药事业的赤诚,用青春和热血浇灌着这片沃土。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钻研中医药典籍,探索中医药奥秘。而我们,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享受着他们奋斗带来的成果,同时也肩负着续写新的篇章的重任。
如果有人问我:“贵州中医药大学是你想象中的样子吗?”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肯定的答案。而且,这个肯定随着每一天的相处而愈发坚定。
在这里,“厚德”是那位顶着大太阳帮我搬行李的学姐背影,汗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服,却丝毫没有影响她帮助我的热情;“明志”是实验室里彻夜不灭的灯光,那是学长学姐们为了攻克科研难题,在显微镜前、在实验仪器旁专注探索的见证;“笃学”是老教授翻阅古籍时专注的侧脸,他们手指在泛黄的书页上轻轻滑动,眼神里满是对中医药知识的渴求与敬仰;“力行”是同学们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他们走进社区,为居民们把脉问诊、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那些标注着药用价值的草木在校园里肆意生长,仿佛在诉说着中医药的神奇;那些在晨光中打扫落叶的保洁阿姨,她们认真清扫的身影,让校园始终保持着整洁与宁静;那些为校庆忙碌筹备的师生,他们奔波的脚步和脸上的笑容,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一所大学最动人的风景,永远是人情与学问交织的日常。
站在大二的门槛上眺望未来,我知道自己与贵中医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当六十周年校庆的钟声敲响时,我希望能骄傲地说:“我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的一份子,我的青春正与这所学校的荣光同频共振。”我渴望在接下来的学习时光里,能够深入钻研中医药食品相关知识,跟随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脚步,参与到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中去,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如校歌所唱:“岐黄薪火传千古,厚德载物育英才。”在这方浸润着中医药文化精髓的沃土上,我们新一代贵中医人必将接续奋斗。我们会传承好前辈们的精神,不断探索创新,让六十年的精神薪火,照亮更加辉煌的未来。我们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贵州中医药大学会在中医药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书写新的华章。
姓名:吴开婷
组别:学生组
所在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大学生防艾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