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贵中医的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天地 -> 我和贵中医的故事

苗岭有株六十草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9-26

山岚缭绕,我独自攀行于黔岭深处,寻觅一味草药。峰回路转,忽于断崖缝隙里瞥见一株奇异的草植,茎叶间竟隐现时光的刻度。那叶片脉络纵横,分明是六十载光阴缓缓流淌过的沟壑。这株苗岭深草,霎时牵动我心底的根系,牵引着记忆溯流而上,仿佛听见了岁月深处的回响。

六十年前,这株草尚是微渺的一粒种子,被拓荒者殷切的手,深深埋入苗岭新翻的泥土之中山风凛冽,校舍初建,根基在云雾间艰难而顽强地生长。第一代师长们,肩扛背驮,脚步踏破晨雾,在简陋的墙上刻下“厚德明志”的誓言。山风刮过破旧的窗棂,烛火摇曳如豆,师生们围炉夜读,影子在斑驳的墙上晃动,如拓荒者坚韧的图腾。彼时的笃学,是药碾在青石上反复碾磨的沉闷声响,单调却深沉,碾碎了多少个料峭春寒与漫漫长夜,终于碾出最初那缕清苦而弥久的药香,在嶙峋山石间倔强弥漫开来。

这株草最深的根系,悄然扎在“厚德”的土壤里,汲取着大地深处那无声的滋养沉重的诊箱,初涉医道的学子,深一脚浅一脚泥泞微弱的灯光,孱弱的老人,指尖轻按脉搏之处,仿佛能触碰到山峦的脉搏与河流的呼吸。医者之心,便是这暗夜里的灯盏。那一夜,捧回的不仅是药方,更是脉枕上传递的众生低语和温热希冀。这沉甸甸的仁心,犹如磐石般沉入我们年轻的心底,化为日后行医路上不灭的星火。

苗岭草植的茎干,在风雨中挺立,正因有“笃学力行”的筋骨支撑百草园是我们的露天课堂,晨曦微露,露珠在叶片上滚动,恰似宇宙初生般清澈。恩师立于药圃之中,指点草木,那细微的叶脉纹理,在他口中竟是天地交感、阴阳流转的宏大篇章。一花一叶,自有其宇宙消息。我们俯身其间,指尖触摸泥土的润泽,鼻息间是草木特有的芬芳,亦觉心扉洞开。实验室的灯火常常通宵达旦,药香弥漫在空气里,年轻的眉头紧蹙,在电子屏上滑过苗药图谱的星河。我们孜孜以求,最终将古老模糊的记述,化为实验室里清晰跳动的数据图谱,如星辰般闪烁于沉寂的深宵原来笃学与力行,便是将论文写在黔地病患的脉象里,写在苗岭草木的基因密码上。

六十年光阴沉淀,这株苗岭草早已亭亭如盖,枝叶葳蕤,伸向更辽阔的天空昔日泥泞小径旁低矮的校舍,已化作山间昂然矗立的楼群,玻璃幕墙映照云贵高原的流云,宛如群山捧出的璀璨冠冕。苗医药文献静静地躺在恒温玻璃罩中,苗药图谱正缓缓舒展筋骨。泛黄的纸如初融雪原,靛蓝绘就的雷公藤、朱砂勾勒的八角莲渐次苏醒。墨迹蜿蜒处,花溪水仿佛重新开始奔涌。实训室内,数十方屏幕亮起幽蓝的光,指尖轻触处,虚拟银针在三维经络间游走如蛟,划开数字重构的云贵山河。千年山野智慧与年轻的目光在此交汇,似古井逢新雨,清泉润石苔。

攀援山岩,我终于小心翼翼地采下那株六十草。阳光下,它茎叶舒展,经络分明,流淌着六十载春秋凝成的碧绿汁液。恰遇一群朝气蓬勃的学子,身影轻盈如林间小鹿。其中一位认出我胸前的校徽,惊喜地唤了一声“师”。我将这株草轻轻放入他手中的标本夹里。青年明亮的眼眸凝视着它,如同凝望一片浓缩的山川岁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标本夹上,那株草仿佛在青年的掌心重新焕发生机,叶脉间流淌的绿意,无声地诉说着一个甲子的风雨阳光。我豁然彻悟:这株草木所承载的,哪里仅仅是六十圈年轮?它分明是无数仁心妙手共同浇灌的生命之树,它正把我们的皱纹,翻译成新苗的叶脉;将过往的风霜,酿成未来济世的甘霖。

归途上,山风拂过,送来草木清新的气息,如同大地深长的呼吸。回首望去,苗岭苍翠,那株无形的“六十草”,根已深扎于莽莽群山,叶正伸向浩瀚的星海。

姓名:付春梅

组别:学生组

学院班级:人文与管理学院2024级研究生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