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学校接到教育部中医药教育指导委员会通知,将于2015年5月23日至24日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大连校区举办第一届全国中药类本科学生知识技能大赛。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全部参加,另有32所开设了中药专业的药科大学、医科大学以及综合性大学参加,共计56所院校参赛。这是我国中药本科教育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大赛,是一次空前规模的盛会,是群英荟萃、各显英姿的大赛,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赛事。
大赛的规则是,各院校选派三名在校中药专业本科生组队参赛。初赛阶段参赛选手将分别参加八项比赛,其中一项是笔试,七项为实验操作,涵盖中药专业九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是笔试(中医础基、中药学和方剂学);中药炮制学实验操作;中药制剂学实验操作;中药化学实验操作;中药药理学实验操作;中药分析化学实验操作;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鉴定;中药粉末显微鉴定。每项各100分。选手的初赛成绩决定其个人的名次,三个选手的个人成绩之和为院校团队的总成绩。总成绩前八名的院校进入决赛,决赛设六个团体获奖名额,成绩第一名者获一等奖,第二名、第三名获二等奖,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获三等奖。
很快地,时任学院副院长刘文赶到药学院开展调研和动员,与药学院党委书记韩建民、院长杜江、副院长董登祥和柴慧芳商议参赛的培训工作相关事宜。大家深感此次全国大赛直接关乎我校的形象和声誉,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须极其认真地对待。经过研究,最终决定以刘文为牵头人,以韩建民、董登祥、柴慧芳副为组织领导者,赛前培训工作技术总负责人由中药鉴定教研室主任周汉华老师担任。
接到任务的那一刻,我感觉“压力山大”。一是我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条件有限,如经费投入、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生源状况,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成都的中医药大学无法相比,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浙江、安徽、福建等东部地区的院校也难相比,与中部地区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的也有相当差距,即便是那些药科大学、医科大学、综合性大学,实力也不容小觑。二是我校长期以来一直有重理论课轻实验课的倾向,实验操作是我们学生的弱项。三是有阴影,此前泛珠江区域11所医药院校曾举办过多次区域性药学本科学生知识技能比赛,我校次次接尾。四是时间紧迫,扣除寒假,培训时间已不足6个月。药学院的领导也清楚这些问题,于是来到教研室与我谈心并表态说,培训工作中的一切专业技术问题完成尊重周老师的意见;培训期间出现的相关问题由药学院领导负责协调和解决;在人员、物资、经费上,全力支持培训工作。领导们真诚直率的表态既感动了我又鼓舞了我。我随即便说,我相信我们的学校,我们贵阳中医学院有厚积薄发的潜力;我相信我们的教师队伍,他们的专业水准、教学能力、敬业精神不在他人之下;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望以及为母校争光的愿望不在他人之后。
经过三周的努力,参赛培训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培训教师的遴选、参赛学生选手的选拔、培训计划和课程表的制订均巳完成。遴选出的培训教师是,杨卫平老师负责培训指导中医基础;陈芳老师负责中药学培训指导;冯泳老师负责方剂学培训指导;王建科老师和李玮老师负责中药炮制学实验培训指导;陈晓兰老师和徐剑老师负责中药制剂学实验培训指导;杨武德老师和刘育辰老师负责中药化学实验培训指导;徐文芬老师和麻秀萍老师负责中药分析化学实验培训指导;钱海兵老师和邓颖老师负责中药药理学实验培训指导;丁宁老师和李蒙禹老师负责中药材及中药饮片鉴别的培训指导;我和王世青老师负责中药粉末显微鉴别的培训指导。选拨出来的参赛学生选手共四名,其中一名作为预备选手。他们是2012级中药学(1)班的徐展翅和吴其云同学,2012级中药学(2)班的陈敬忠和谭佳威同学。
2014年10月6日,培训正式开始。各科的培训指导老师,认真负责,言传身教,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按照培训计划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受训的学生选手,勤奋学习,努力上进,孜孜不倦。他们既要参赛培训还要完成正常的学业,为了母校的荣誉拼命学习。他们一心要为学校争光的精神令人感动。学院领导十分关注培训工作进展,尤其是韩书记,经常来到课堂和实验室与师生们沟通、谈心,嘘寒问暖,极大地鼓舞了师生们的信心。到2015年5月17日,培训工作按计划顺利完成。5月22日,由药学院党委副书记梁娟和刘育辰老师带领陈敬忠、徐展翅和谭佳威三位学生选手赴大连参加第一届全国中药类本科学生知识技能大赛。
全国56所院校如约而至,大赛如期举行。初赛阶段,贵中医学生克服了环境陌生、仪器差异等困难,将培训期间学到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正常发挥。功夫不负有心人,初赛结束,陈敬忠和谭佳威同学二人获得个人二等奖,徐展翅同学获得个人三等奖,三人得分之和即总成绩,名列全国第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这个成绩让我们学校进入了决赛。进入决赛的八个院校是,南方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吉林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
决赛阶段,我们的学生选手精神饱满,信心十足,沉着冷静,落落大方。在必答题、选答题、抢答题环节的得分与其他院校不分伯仲,我们的学生将所学知识、拥有能力发挥到了极致,越战越勇,势不可挡。最终,贵阳中医学院在第一届全国中药类本科学生知识技能大赛上荣获最高奖项,即团体一等奖。这是一个破天荒的成绩;一个令人期盼的成绩;一个令人激动的成绩;一个令人鼓舞、令人自豪的成绩!这个结果不仅令人羡慕,而且更令人惊叹,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在场的或不在场的所有的人均未料到,名不见经传的贵阳中医学院能在全国大赛中夺冠。
很多人说,不知道有这个学校的存在。也有人说,听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学校。评委专家方大千教授说,我是头一次知道有贵阳中医学院这个学校。当大赛组委会将这个消息报送给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教授时,张院士惊讶不已,停顿了片刻后,又给大赛组委会打去电话,再次确认是不是贵阳中医学院获得了国赛团体第一名。这充分表明,我们学校在本次全国大赛上的卓越表现和优异成绩着实令人刮目相看,对全国中医药院校以及其它相关学校产生的震撼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作者:药学院退休教师 周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