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载栉风沐雨,一甲子桃李芬芳。当阳光再次洒落在那熟悉的教学楼上,我们仿佛听见了1965年第一声上课铃的回响——它穿过岁月长廊,与今日琅琅书声交汇在一起。加入贵州中医药大学这个大家庭已经有一年时光了,在这里,我追逐着生命中动人的节拍,谱写自己走向成熟的篇章。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这所即将迎来六十周年华诞的校园,开启与贵中医的故事篇章。
缘起杏林,梦始岐黄
初入校园,一切都是新鲜而充满活力的。我揣着紧张的心情走近,但贵中医仿佛有一种魔力,她能驱走我的不安,给我带来温暖。帮忙提行李的学长学姐,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以及和蔼可亲的老师们,这一切都是她带给我的,让我有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与她初识之际正值萧瑟秋风,我站在人生拐点上不知所措,她却并没有嫌弃我的无知,反而张开双手将我拥抱其中,从此我就像迷途的飞鸟,在她的世界里我到了属于我的天空。
刚开学在基础医学院的教学楼里,穿梭着我们这些新生好奇的身影。还记得来大学的第一节课,代羽老师在讲台上带着我们了解课程,目光里满是对专业的热爱和对我们的期许。他讲述着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在中医药中占据独特地位,从中医药膳的传承到现代营养科学的结合,让我瞬间感受到所学专业的深厚底蕴与广阔前景。那一刻,我明白,来到这里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
学研交融里,悟透食药真
在学习生活中,每一天都充实而富有意义。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的课程,既有基础医学的严谨,又有营养学的灵动,更融入了中医药的独特智慧。课堂上,老师讲解着食物的性味归经与营养成分的关联,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知识巧妙融合。比如在学习药膳学时,老师会带我们分析传统药膳的组方原理,从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出发,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专业是连接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的桥梁,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实践课程更是让我收获满满。在学校的实验室里,我们亲手操作各类检测仪器,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研究不同烹饪方式对食物营养的影响。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组进行一项关于中医药膳营养成分稳定性的实验,从查阅古籍寻找经典膳方,到现代实验方法的运用,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专业技能,更体会到贵中医人“笃学力行”的校训精神。遇到难题时,老师耐心指导,同学相互协作,这种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团队精神,是贵中医给予我的宝贵财富。
校园生活里,与贵中医的情感在点滴中积累。参加社团活动时,针灸推拿社团的学长学姐会分享他们在中医药传承实践中的故事,在一次义诊中,一位大爷皱着眉说总头晕,学中医的学姐给他把完脉,又仔细问了饮食起居,笑着说:“您这是有点气血不足,我教您个简单药膳,红枣、桂圆、山药煮粥,试试?” 大爷半信半疑,学姐又耐心解释中医“药食同源” 。这时,社区里的小朋友凑过来,好奇地问能不能帮他看 “总爱肚子疼” 的毛病,学长用儿童能听懂的话,讲饮食要规律、少吃凉的,还教了几个简单穴位按摩,贵中医学子从社区义诊时运用中医药知识帮助居民调理身体,到参与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魅力。这一幕,让我看到中医药知识在生活里发光,也懂了我们专业能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温暖 。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作为贵中医的一员,要将专业所学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校训精神润,杏林情谊深
随着对校园生活的深入体验,我愈发感受到贵中医六十年传承下来的精神力量。“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不是简单的八个字,而是融入每一个贵中医人血液里的信念。
在基础医学院里,老师们用行动诠释着这份精神。他们不仅在学术上严谨授业,更在做人方面为我们树立榜样。记得有一位老师,年近花甲,依然坚持在教学一线,每次上课都提前到达教室,认真准备每一个知识点。他研究中医药与营养结合的课题多年,即便遇到诸多困难,也从未放弃。他说:“贵中医培养了我,我就要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出一份力,你们年轻人更是未来的希望。” 这句话,让我明白传承的意义,也让我对贵中医的情感更深了一层。
六十周年校庆的脚步越来越近,校园里的文化活动也愈发丰富。学校组织我们参观校史馆,那些陈旧的教案、泛黄的照片,记录着贵中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六十年前,先辈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怀揣着发展中医药教育的梦想,一步步搭建起教学的框架;六十年间,一代又一代贵中医人秉持着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不断奋进;如今,我们这一代贵中医人,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继续书写着贵中医的新篇章。
在参与校庆相关的朗诵排练活动中,我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听到了许多关于贵中医的温暖故事。同学们都回忆起在学校的求学时光,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同学间的深厚情谊,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这些故事,让我懂得贵中医的精神传承,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的情感纽带,不断延续和发扬的。
逐梦新程启,共谱食养章
作为大一学生,我在贵中医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但贵中医六十年的历史底蕴,已经深深影响着我的成长。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让我看到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健康领域的无限可能,也让我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未来,我希望在贵中医的培养下,成为一名优秀的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人才,将中医药膳理论与现代营养科学更好地结合,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更科学、更具中医药特色的方案。我憧憬着,在贵中医的学术氛围中继续深造,参与更多关于中医药与营养健康的科研项目,为专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贵中医的学术创新添砖加瓦。
六十周年校庆,不仅是贵中医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新征程的起点。站在这个历史时刻,我愿与所有贵中医人一起,传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精神,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的专业领域里用心钻研,让中医药文化在现代健康理念的滋养下绽放新的光彩。我相信,贵中医的下一个六十年,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学子,在杏林间逐梦,在岐黄路上前行。我们将带着贵中医赋予的知识与精神,奔赴各自的领域,用实际行动续写贵中医的辉煌,让“杏林逐梦展风华,岐黄赓续谱新章”的故事,在未来不断书写,永不停歇。
回首与贵中医相伴的这一段时光,从初遇的懵懂,到成长中的感悟,再到对未来的憧憬,每一步都饱含着对这所学校的热爱与感恩。贵中医六十年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传承史,而我,有幸成为这部历史新篇章的书写者之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青春之我,融入贵中医的发展浪潮,让自己的成长与学校的辉煌同频共振,在杏林逐梦的路上,不负韶华,不负贵中医的培育之恩。
学生组
冯迪
基础医学院2024食品卫生与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