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风华正茂的十八岁,有幸遇见了一群人,他们明媚似骄阳,让我不敢忘。 ——题记
“姐,我考上你们学校了,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吗?”望着表妹发来的消息,往事点滴漫上心头。去年盛夏,我拖着沉甸甸的行李,汗水浸透衣衫,裹挟着骄阳的滚烫气息,一步步走进了这座承载青春的校园。
空气里弥漫着沥青被烈日烤化的焦灼气息,一声清脆的哨音打断了操场的嬉闹,“稍息!”“立正!”“军姿准备!”迎着灼灼烈日,脚底板踩在被晒得发软的跑道上,一天的军训序幕就此拉开。风过脸颊,似一块热毛巾擦过,一波波热浪接踵而至,军训服后背很快洇出深色的汗渍。汗水顺着脊椎蜿蜒而下,痒意钻心却只能强忍着不动,一颗汗珠猝不及防滚进眼里,涩得人瞬间睁不开眼。
恍惚间想起边疆的军人,他们是否会在夜深人静时,回望一日的疲惫,是否会泛起悔意,是否会思念远方的家人?我们不过两星期的训练,他们却如磐石般扎根在群狼环伺的边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着。
“重心稳住。”艰难调整姿势时,瞥见教官帽檐下古铜色的皮肤同样淌着汗珠,身姿却挺拔如白杨。他们大抵是不悔的,只因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望着教官屹立的身影,头顶的骄阳仿佛褪去了几分灼人,风里似裹着蜜糖般清甜,身上的燥热渐渐消散,只剩满心的明亮与轻快。
艰苦的军训悄然落幕,正如中医讲究“气血周流、筋骨相济”,烈日下磨砺出的坚韧体魄与沉毅心志,恰是我们日后沉潜岐黄之术的根基。我也正式踏上了中医药殿堂的学习征程。
那日拿着手机在操场刷校园跑,小腹突然传来阵阵坠胀,每一步都牵扯着钝痛,我捂着肚子踉跄移步到墙角。“同学,你没事吧?需要帮忙吗?”你红着脸轻声询问,我的心湖霎时漾起圈圈涟漪。我们的友谊,便从这声羞怯的关怀写起。
夕阳下,白玉兰的花苞悄然舒展,九片雪白花瓣层层叠叠,基部偷偷洇着一抹浅粉,像少女未褪的红晕,恰似我们初见时你羞涩的脸颊。
后来的日子里,我们深入交谈,竟发现彼此有着相同的爱好与理想。于是相伴着在书海中求索,在晨曦里早读,在深夜里共勉。时光如流水般静静淌过,期末考场上,我们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相视而笑的瞬间,眉眼间似有晨光轻吻,灿烂得晃眼。
“甘草味甘性平,可调和诸药。”老师讲解知识点时,眼里闪烁的光芒比窗外骄阳更明媚。后来我在灯下温书,忽然有了新的感悟:学校与恩师,恰如甘草般兼容并蓄。面对我们这群如“百味药材”的学生——有的年少轻狂,有的内敛沉静,有的逻辑缜密——他们以包容之心接纳差异,在课堂讨论中调和分歧,在团队协作中化解矛盾;更如甘草般温和滋养,课堂上润物无声的讲解,实验室里耐心细致的指导,深夜里逐字修改PPT的专注,都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我们的知识体系与人格成长,默默支撑着我们向上攀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岐黄学子定当笃学力行,不为浮华诱惑停下脚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杏林儿女定会厚德明志,为医学理想拼搏,为祖国昌盛奋斗。
半世相逢,依旧少年如风。何其有幸,在这锦瑟年华遇见了你们——亲爱的挚友,尊敬的师长,敬爱的校园。
学生组
万永杰
第一临床医学院2024级袁家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