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贵中医的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天地 -> 我和贵中医的故事

花溪畔的青春方笺

发布日期:2025-09-01

贵州的风自山外来,携着九月的微凉与湿润,初踏入贵州中医药大学时,我揣着行李立在陌生的人群里,像一株无措的小草。直到三位班助的身影拨开喧嚷迎向我,才终于为这茫然的心寻到了锚点。

他们引我穿行于楼宇之间,指点宿舍、食堂、教室,如同向导为迷途者点亮星火。那些絮絮的叮咛,关乎作息时间、水电门禁,琐碎却温热,是初离巢的雏鸟听得最真切的安稳之音。当迎新结束,我目送他们被暮色吞没的背影,心底竟悄然萌生一念:来年,我也要站在这里,让这份接引的温度在掌心流转,再递予后来人。

第一次班会,辅导员立于讲台前,笑意温煦如初秋暖阳,目光扫过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青涩脸庞。她自我介绍的话语简洁却有力,像一味温补的当归,悄然抚平了我们对未知的忐忑。那时便知,她是这片新天地的掌灯人之一。繁冗的忙碌,从未成为她与我们之间的屏障。她像一位深谙调和之道的医者,精准地把握着节奏。无论何时,只要我们——尤其是肩负职责的班干们——带着困惑或难题叩响她的门扉,那盏灯总会在需要时亮起。她倾听时专注的眼神,总能滤去我们的不安;她给出的建议,如同针灸选穴般精准,直指核心又顾全大局。她从不越俎代庖,而是以极大的耐心配合着我们每一位班干的“职责初体验”——从活动策划的框架搭建,到流程细节的再三推敲,再到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她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助教”,在我们笨拙地尝试管理班级事务时,适时地递来“支架”,或是在我们思路淤塞时,轻轻疏通脉络。这份在百忙之中依然倾注的扶持之力,无声地教会我们何为责任,何为协作,何为在纷繁中保持一份为他人点灯的从容。

往日的困惑,则被学长学姐们的耐心悄然化解。如何组织班会、怎样平衡学业与班务……这些盘桓心头的乱麻,总能在图书馆窗边或林荫道的石凳上,被他们春风般的言语轻轻理顺。他们不厌其烦地拆解着经验,像递过一盏灯,照见我脚下尚显稚嫩却可辨认的路径。那路径的尽头,站着未来的我,一个被他们用言语细细雕琢过的、更从容的模样。

真正让灵魂扎根于此的,是弥漫校园每一寸空气的中医精魂。课堂上,老师讲至动情处,竟拿出银针,环顾四周:“哪位同学愿来一试?”,于静默中探寻天地人相通的奥秘——知识便在这无声的触摸里,从纸页走入血脉,凝成可触的温热。至于食堂一隅,时节流转间,总有药香悄然入馔:清夏的绿豆薏仁汤,深秋的当归生姜羊肉煲……原来《内经》四时调养的智慧,早已化作一粥一饭的滋味,温养着我们的身体与心神,默然诉说“天人相应”的古老回响。

于是无数个晨昏,当我抱着书册走过教学楼边前那的银杏,总忍不住抬头仰望。六十年风霜刻进它虬劲的枝干,而无数个如我一般的年,亦在它婆娑的绿荫里悄然沉淀、抽枝、绽放。银杏叶在风中簌簌作响,恍若低语,它曾目送多少青涩身影携着药香与脉理汇入人海,又含笑迎来多少崭新的、充满探询的眼眸。

这方土地予我的,何止是几张方笺、几味本草?它给予的,是迷茫时伸来的手,是忙碌中始终亮着的灯,是困惑处点亮的灯,是血脉里流淌的温热与舌尖上化开的四季。此间草木深深,桂香脉脉,早已把“仁心”二字,熬成光阴里最浓的药引,无声浸润着我生命的根须——从此行囊里装着的,是足以抵御世间寒凉的一整个春天。

光阴的根须深扎于此,汲取了六十载沃土的滋养。当银杏叶又一次在风中翻飞如蝶,我深知自己亦成了它年轮里一道微小的刻痕——被岁月熬煮过,被温情浸润过,从此无论行至何方,灵魂深处,永远回荡着花溪畔那一声悠长的药杵清响。

对了,我亦是下一届的班助之一!


学生组

岑飞飞

人文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2023